登录 | 注册
中华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滕氏论坛 >>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 浏览主题 版主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信息之窗   站长信箱   宗亲交流   文化古迹   姓氏源流   名人传记   会员信息   取名研究  全部分类
  回复:治国重臣,明宪宗的高参未拜相——滕昭 第 11 楼

明代辽东忠烈祠的修建与边疆文化特色
天顺八年(1464 年),辽东巡抚滕昭等人交章”荐公抱大将奇才”.

作者:松桃滕 (2015/9/10 20:04:58)   回复此贴
  回复:治国重臣,明宪宗的高参未拜相——滕昭 第 12 楼

到公元1484年(明天顺八年)7月,又规定建州女真从抚顺关口入关朝贡,为控制建州女真势力伸展,公元1469年(明成化五年)又在东洲、马根单,散羊峪等地筑城堡,五里为墩,十里为台,烽燧相接,在浑河空、浑河口、塔儿山、长岭,五味子设墩台,抚顺城堡设看守墩台的官军102名,边墩19座,一旦有警,白天烽烟,夜间放火,用来传递军情。到1465年,(明宪宗成化元年)5月,辽东巡抚滕昭奏请,抚顺千户所乃建州诸夷入京朝贡之路,在抚顺城南复设,马驿,拨夫10名,以备接待。并在抚顺至沈阳中卫间增设墩台3座,西北抵蒲河70里间增墩1,奉集堡10余里增墩3,每墩拨军5名了哨。明朝驿站之外,还在各卫队中摘军协助递进,设立军站。驿站设有马驴骡,使用驿马,则以其身份和所办公务标准而定给驿标准,递运所的车辆,只限用于装载进贡及赏赐物件,钱粮军需药品,灵柩等。人员设置、驿站设驿丞一员,递运所设大使一员,明代对驿站夫役管理十分严格,规定了各类军情、文报的传递时限。  进入清代驿站发展到鼎盛时期,东北以盛京为中心,形成放射形邮递路线。  盛京(沈阳)东路设驿站4,从盛京70里到葛布拉,70里至萨尔浒站,80里至木喜站(今木奇),40里至兴京(今新宾),备驿站额设马15匹。盛京驿站统于盛京兵部,专设驿丞管理,又设正副监督2人,专门负责稽察。葛布拉驿设驿丞一员,壮丁114名,实应差壮丁12名,萨尔浒驿,驿丞一员,额设壮丁53名,实应差壮丁12名,木喜驿(今木奇),设驿丞一员,壮丁95名,实应差壮丁12名。

作者:松桃滕 (2015/9/10 20:06:14)   回复此贴
  回复:治国重臣,明宪宗的高参未拜相——滕昭 第 13 楼

滕昭(公元1421-1480年),字子明,明汝州滕莹坊村人。父滕霄,曾任黄州知府。昭虽生于官宦之家。但生活淳朴,不事奢华,天姿聪颖,力学不懈。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19岁时中举人,进京考进士不中,入太学(国家最高学府)进修,毕业后,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被吏部推荐为陕西道监察御史。景泰七年,他监督顺天(今北京市)乡试时,制订许多措施,力除考场弊端,使许多富豪权贵之子不得入选。
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四川都司有一谋杀案,长期不能定案,皇帝命滕昭前去审讯。他到四川后,明查暗访,掌握了大量材料,然后升堂审问,一讯定案,双方皆服。回京后被提拔为左佥都御史。不到1年,因母丧,按制度离京回乡守墓。
公元1465年宪宗即位,下诏令滕昭巡抚辽东。他到辽东后,多备粮草,严加巡逻,加紧训练部队,又告诫将士不要主动挑起事端,边境相安无事。不久,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用船向北京运送公粮)兼淮阳巡抚。他审进度势,制订了“长运”法,简化运输手续,制止虐待漕卒,因此,“兵民皆得苏息”。因督办漕运河有功,升任佐院理事。在出巡福建时,正值闽西紫云台农民邓茂七率众起义,滕予以镇压后又审视地理,相其要害,建立归化县(今长汀县)。
滕昭在福建还未回京,朝廷又命他巡抚苏(州)松(江)。所属江阴县有一名镇马驮沙与江阴隔江相望,来往公事均须渡江,甚为不便,滕昭奏请将马驮沙从江阴分出,建立靖江县,受到民众欢迎。
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因滕昭政绩卓著,升为兵部左侍郎,食正二品俸禄。成化十二年,汝州仍隶属南阳府。农民运送公粮往返千里,旷日持久,劳民伤财,流传有“南阳送回(一次)粮,孩子会喊娘”(即生了小孩去南阳送粮,回来时孩子已会喊娘了)的歌谣。鉴于人民的痛苦,滕昭和河南布政使原杰联合上书,经宪宗批准,将汝州从南阳分出,成为省布政司直接管辖的直隶州。、
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滕昭因病还乡,在家2年病故,他死后,群众在城隍庙大阅楼东侧建立一座滕公祠来纪念他,还将城壕外围的空地定为祠产以作香火之资。

作者:松桃滕 (2015/9/10 20:07:31)   回复此贴
  回复:治国重臣,明宪宗的高参未拜相——滕昭 第 14 楼

成化十二年,兵部侍郎滕昭、英国公张懋条上边备.言:“居庸关、黄花镇、喜峰口、古北口、燕河营有团营马步军万五千人戍守,请益军五千,分驻永平、密云以策应辽东.凉州镇番、庄浪、贺兰山迤西,从雪山过河,南通靖虏,直至临、巩,俱敌入犯之路,请调陕西官军,益以甘、凉、临、巩、秦、平、河、洮兵,戍安定、会宁,遇警截击;以凉州锐士五千,扼要屯驻,彼此策应.”

作者:松桃滕 (2015/9/10 20:11:18)   回复此贴
  回复:治国重臣,明宪宗的高参未拜相——滕昭 第 15 楼

公元 1465 年宪宗即位,东北边防吃紧。宪宗下诏令滕昭任辽东巡抚,负责管理整顿辽 东的边防事务。他到辽东后,发现粮食储备不足,城防需要加固。就一面上疏朝廷拨款储备 粮草、加固城防,一面命令部队加强巡逻和训练,要求烽火台值守人员日夜要坚守岗位,违 者严惩。他每天和普通士兵一样参加训练,大大鼓舞了将士的士气。他再三告诫将士,遇事 小心应对,不要主动挑起事端。他重视提拔基层的年轻将领,经他推荐提拔的将领后来在抗 清战争均表现突出,为保卫边防立了大功。对地方治理,他深入调查了解百姓疾苦,严惩地 方贪官,铁腕打击恶势力。他巡抚辽东的几年,军队士气旺盛,百姓安居乐业,军民关系良 好。清军对他的做法十分敬畏,不敢轻举妄动,边境相安无事。他调离辽东回京城时,将士 和百姓拦轿挽留,送行的人多的堵塞了道路。 《辽东志》这样对他评价:滕昭,河南汝阳人, 气岸魁伟,文学赅博。成化初巡抚辽东,经略要害,申饬将卒。完城郭,缮甲兵,谨烽堠, 边人安之。加意学校,推诚待物,广询民瘼,痛革奸贪。以故夷虏畏威,军民乐业。前所举 荐者多以勋名显著,还朝之日军校士人,攀留遮道无不洒泣。

作者:松桃滕 (2015/9/10 20:13:32)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61 每页5条 当前3/13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滕氏论坛  执行时间:1,585.9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