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滕氏论坛 >>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 浏览主题 版主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信息之窗   站长信箱   宗亲交流   文化古迹   姓氏源流   名人传记   会员信息   取名研究  全部分类
  回复:朱熹曰:部西北之兵,以迎二圣;檄东南之众.. 第 11 楼

十一月丁酉行下今并书之朝散大夫直秘阁滕膺特除名兴化军编管坐附会李允文也绍兴六年五月十三日量移人滕膺状绍兴元年六月二十一日蒙特旨除名勒停送兴化军编管念膺昨任京西路转运副使知州程昌<⿱宀禹>于建炎四年正月内诈作被召离任临行拥兵恃强迫胁膺从军及至汉阳密告抚谕冯康国及节制军马李允文申述昌<⿱宀禹>弃城拥胁之状李允文差干官富谊前来体究其富谊却恣受昌<⿱宀禹>金银等物转与为地其允文用便宜指挥差昌<⿱宀禹>权知荆南府膺方获脱身还本路偶因分镇罢司见允文说及昌<⿱宀禹>诈称被召弃城不当复差知荆南允文恐膺陈诉上件因依遂勾抽送还兵级分剌诸军及拘拥膺入城其允文妄作等事悉不干预蒙刑部告示称膺未勒停前系充鄂岳辰沅州镇抚使李允文下参谋官念膺不曾充允文参谋官况允文下参谋从辟官许大年等已蒙录用独膺谪在远方乞照赦除落过犯有旨特放逐便

作者:松桃滕 (2015/9/16 21:47:52)   回复此贴
  回复:朱熹曰:部西北之兵,以迎二圣;檄东南之众.. 第 12 楼

此帖辑录者曾将其写作年代定为淳熙14年,认为“朱熹生平于三至五月间大病几死,唯淳熙14年有此事”。所云“记文久已奉议,岂敢食言”,“指陈氏子、孙请其作陈俊卿行状”。帖中的“□君承务”,“必是予(陈俊卿长孙)承务郎陈垕”,“祖母太夫人”“必指(陈俊卿妻)唐国夫人聂氏”。所云“定夫归日”,“乃指(朱熹门人)刘定夫尚在贵溪象山,而至十月犹未归也”。
      以上考证是错误的,其主要原因是辑录者没有见到与此帖密切关联的另一篇朱熹佚文《八月廿二日帖》。这篇佚文见于《辛丑消夏记》卷一,为《全宋文》所辑录。全文如下:
      八月廿二日,熹顿首:昨者人还附字,计必达矣。即日秋凉,远怀侍奉吉庆。庙记近方草定,已写本寄周守及叶致政矣。幸试取一观。其它曲折,已与慕父详言之,幸并与诸丈熟议之也。匆匆附此,不能它及。余惟以时自爱。令祖母太夫人寿履康安,眷集一一佳庆,不宣。熹再拜滕君承务。
      据此帖,知前帖的“记文”即指“庙记”,“□父”即指“慕父”“□君承务”即指“滕君承务”。另外,前帖辑录者所据为《故宫历代法书全集》,有误字脱字,应据《全宋文》所采之《三希堂法帖》改正。如“记文久已奉议”,“奉议”不辞,应为“奉诺”;“当为定夫归日必可寄呈矣”一句不通,“定”上脱一“草”字,“夫”当作“父”,原文作“当为草定,□父归日必可寄呈矣”。根据这些线索,结合朱熹文集卷八十二《跋滕户曹守台州事实》、卷八十九《义灵庙碑》、续集卷二《答蔡季通》,即可对二帖所述史实作出确切考证。台州户曹参军滕膺宣和中守城有功,绍熙中,其孙滕仲宜、仲宣及台州本地官员、士大夫上奏朝廷,于庆元元年春二月敕滕膺祠庙额为“义灵”。同时,仲宜等又请曾任浙东提举常平,在台州弹劾过贪官唐仲友的朱熹记其事。朱熹答应了,但因为生病担阁了下来,直至庆元元年八月一日才草成,这就是《义灵庙碑》。六月五日、八月廿二日二帖,就是朱熹就写庙记之事写给滕仲宜的两封书信。所谓“庙额”,指义灵庙额。“记文久已奉诺”,朱熹早在绍熙二年就已从滕仲宜、仲宣处得观《滕户曹守台州事实》、陈师恭、程千秋之记及滕膺行状,并为之作跋,同意作记定在绍熙年间。“大病累月几死”,指庆元元年春夏间事。正因为病危,朱熹才于五月紧急请求致仕。所谓“慕父”,当为“恭父”行书之误释,指朱熹门人、台州临海县人赵师共阝,其履历和行迹详见朱熹文集及楼钥《赵明道墓志铭》、《嘉定赤城志》卷三十四等。“令祖母太夫人”指滕膺继室赵氏。“滕君承务”指滕仲宜。“周守”即《义灵庙碑》中的“太守周府君侯”。“叶致政”即碑文中的“耆艾学士大夫叶君圣耦”。象这类有助于弄清史实的佚文在《全宋文》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

作者:松桃滕 (2015/9/16 21:50:24)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2 每页5条 当前3/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滕氏论坛  执行时间:511.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