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滕氏论坛 >>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 浏览主题 版主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信息之窗   站长信箱   宗亲交流   文化古迹   姓氏源流   名人传记   会员信息   取名研究  全部分类
  回复:滕元发的官职——御史中丞、三司使、知开封.. 第 6 楼

神宗時,滕元發又力主政事與軍事不應分開:"中書樞密議邊事多不合,中書賞戰功,而樞密降約束。樞密詰修堡,而中書降褒詔.......戰守大事也,而異同如是,願束力 二府必同而後下。"(《宋史滕元發傳》)
因二者政策不一,故形成北宋積弱。軍權政權分立,更造成互相不容,發生矛盾,以致有害國政。

作者:松桃滕 (2015/7/12 16:18:10)   回复此贴
  回复:滕元发的官职——御史中丞、三司使、知开封.. 第 7 楼

詔刊神宗皇帝舉御史詔於御史臺,從滕元發請也。

作者:松桃滕 (2015/7/12 16:50:10)   回复此贴
  回复:滕元发的官职——御史中丞、三司使、知开封.. 第 8 楼

元发微时    滕元发布衣时,尝为范文正客,时范尹京。滕少年颇不羁,往往潜出从狭邪纵饮,范公病之。一夕,至滕书室,明烛观书,以候其至,意将愧之。滕夜分大醉而归,范公阳不视,以观其所为,滕略无慑惧,长揖问曰:“公所读何书?”公曰:“《汉书》。”复问:“汉高祖何如人?”公逡巡而入。
    译:滕元发还是个普通平民的时候,曾经是范仲淹的门客,当时范仲淹任京兆尹。滕元发作为一个少年很是不受拘束,往往悄悄出去和一些不正经的人一起纵情饮酒,范仲淹很担心。有一天晚上,他到滕元发的书房里,点亮蜡烛看书,来等待滕元发的到来,想着让滕元发感到羞愧。滕元发半夜才大醉而归,范仲淹假装没有看见,来观察他想做什么,滕元发一点也不畏惧,向范仲淹作了个长揖说:“您读的是什么书?”范仲淹说:“《汉书》。”滕元发又问:“汉高祖是怎样的人?”范仲淹不安地进去了。
    评:这个滕元发颇有点豪迈的气概,不拘小节,也不钻研细碎的学问,但分明志向还是很高远的。范仲淹本意是用自己深夜做学问的事迹来让他羞愧,但滕元发一问汉高祖是怎样的人,范仲淹就不好回答了。汉高祖刘邦当然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但“刘项原来不读书”,不也成就了一番大业了吗?

作者:松桃滕 (2015/7/12 16:54:17)   回复此贴
  回复:滕元发的官职——御史中丞、三司使、知开封.. 第 9 楼

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滕元发登郑獬榜进士第一甲第三名,历官至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上柱国(唐宋也以上柱国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柱国次之。历代沿用,清废。),赠少师(周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地位次于太师。 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

作者:松桃滕 (2015/7/12 17:53:40)   回复此贴
  回复:滕元发的官职——御史中丞、三司使、知开封.. 第 10 楼

滕元发(1020~1090),初名甫,字元发,改字达道,后避赵宋宗室高鲁王讳,以字为名。东阳滕宅街(现陈宅街)人。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癸巳科郑獬榜进士第三人。
滕元发祖上为唐宋名臣,世代官宦。其祖父滕鉴与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为姻亲(《东阳市文化志》依据《婺志粹》说范是滕元发的舅父,但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却说“范文正之父为(滕元发)诸舅”)。滕元发性格慷慨豪爽,不拘小节。9岁能赋诗,范仲淹见后连连称奇,将滕元发接到家中,与其子范纯仁一道师从当时的名师胡瑗习文。滕甫在众多学子中学业最优,“门人千数,第其人,公常为首。”(苏轼《滕甫墓志铭》)尔后,与范纯仁一同举进士,廷试第三。可是宋仁宗认为滕元发考卷中的一诗不合程式,于是将滕元发罢黜,竟将他的进士资格也剥夺了。
这对风华正茂、亟欲登上仕途实现远大抱负的滕元发打击不可谓不大,但他没有悲观失望,反而加倍用功研读,终于在八年后再次高中第三名。两中探花,也是一千三百年科举史上的惟一。
及第后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孙沔时任杭州太守,惊为奇才,以治政守边的方略授他。后以孙沔的知己之交,滕元发撰《孙威敏征南录》,表暴其征讨侬智高的功绩,此书收入《四库全书》。英宗很器重滕元发,曾将他的名字写下来放在身边以备重用。神宗朝,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等职。神宗向大臣询问治乱之道,滕元发说:“治乱之道有如黑白东西,黑白不分、东西易位的原因在于朋党象征。若无朋党,君王只要有中人之资,即能治理。否则,英明过人的君王也面临危险。”神宗认为是至理名言,揣摩叹息久之。苏东坡曾有诗赞云:“先帝知君早,虚怀第一人。”
京师地震,滕元发上疏陈述其原因,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被排挤出京,任秦州知州。河北地震,滕元发被任命为安抚使,他在危房里办公,对下属官员和老百姓说:“人民指望我这个政府官员,如果房屋倒塌,我会跟人民死在一起。”他葬死抚伤,日夜操劳,使灾区秩序渐趋正常。后任开封知府,断案如神。但因敢于冒犯皇亲国戚,曾两次被免,继而又复任,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三次担任开封府尹(包拯为两任)。
西夏犯境,神宗召对,滕元发直言以告,君臣之间有如家人。此后,滕元发在青州、应天府、池州、安州等地任职,迁延地方十年。淮南京东饥荒,滕元发虑及灾民将至,难免疾疫流播,乃出城视察废旧营地,命富户出资搭建芦苇、竹篾、茅草等临时住所2500间,井、灶、器用皆备,保全灾民5万多。哲宗即位,又先后到苏扬两州任职,后任龙图阁直学士,知郓州。
滕元发继调太原、真定前线,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坚守国土,激烈反对皇上将四座边寨赐给西夏人。
元祐中,滕元发以年迈为由请求到淮南任职,朝廷授他为龙图阁学士,又让他知扬州,赴任途中亡故。被追赠为左银青光禄大夫,谥“章敏”。滕元发卒后,其好友苏轼苏辙兄弟均悲伤不已,均作挽诗悲悼。苏辙挽诗云:
南窜逢公弄水亭,北归留我阖闾城。
壮年不见日千里,余论犹惊敌万兵。
简册何人知造膝,边防逐处耸先声。
伤心系舸城东地,目断安知有死生?

作者:松桃滕 (2015/7/12 18:18:0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11 每页5条 当前2/3页 [1] [2] [3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滕氏论坛  执行时间:554.7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