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滕氏论坛 >> 宗亲交流 >> 浏览主题 版主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信息之窗   站长信箱   宗亲交流   文化古迹   姓氏源流   名人传记   会员信息   取名研究  全部分类
  回复:船舶卫士的黄冈情结 第 6 楼

各位宗亲:

大家好,我是滕学凌,老在外边跑。今日上线,看到滕珍训的黄冈情结写的很好。读来受益匪浅。


作者:滕学凌 (2013/11/12 11:16:46)   回复此贴
  回复:船舶卫士的黄冈情结 第 7 楼

近日,读到《龚全珍日记选》,这位革命老人、将军遗孀的心路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的样板。而她高贵的精神世界更让人看到,只有时时对照、处处反躬,才能坚守自己最初的信仰,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后,她反思:“我为什么会对学生发脾气?是我忘记了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想到丈夫甘祖昌的事迹,她自问:“祖昌支援农业拿出了他工资的大部分。我呢?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了多少?不多。”看到几十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孩子的一对晚辈夫妻,她赞叹:“我决心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总是能找到自身的差距、总是能激发前进的动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对照”中,龚老的人生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
  有人说,人生境界的提升,可以《论语》中的三句话为训: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是“见贤思齐”,一是“吾日三省吾身”。正如龚老日记所体现的,从雷锋到孔繁森,从丛飞到李安,不管是先进典型还是成功人士,她都能在别人那儿发现长处、看到优点,想着“向他们学习”、以榜样为镜,最终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身。龚老的日记,可说是一个共产党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对照检查,不断发现弱点、锤炼信仰的忠实记录。
  处处有镜子,折射谦逊的美德;时时皆对照,体现自省的作风。能不能以人为师,正是思想作风的反映。试想,如果目空一切,不能放下身段,怎能心服口服学习别人的优点?如果神情散漫,不能严格律己,又怎能反躬自省发现自己的短处?诚如美国作家艾默生所言:“短浅的眼光限制了我们。”我们能从别人、从自己身上看到什么,决定着我们能走多远、登多高。
  领导干部因为手中握有一定权力,尤其容易产生“高高在上”的心态。总听群众评价说,“这个人‘官味’很浓”。官味浓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自以为是,鼻孔朝天,看不起别人。这样的人更该谨记鲁迅先生的话,“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养成“看人之长,度己之短”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作风,才能在对照中成长,在反省中提高。
  正因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照镜子”也是一个基本的方法。很多人觉得找不到镜子,这个看不上,那个不如我,只好言必引先贤、事必称领袖。龚老的日记,可说是给了这些人一个“照镜子”的教材。的确,说到种粮,自然“吾不如老农”;讲起种菜,也是“吾不如老圃”,人无完人,事无完美,如果不能一直向着更好、更高出发,而是安于现状、志得意满,怎么能完成信仰的试炼、精神的修行?
  龚老以其几十年如一日的“修行”,向我们展现着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不管是以党章为镜、以先进为镜,还是以作风要求为镜、以群众期盼为镜,都需要如龚老一样,把这些镜子时时摆在眼前、放置心间。一次“大扫除”固然能让窗明几净,但作风的改进更存在于长期的坚持中,勤于拂拭、久久为功,才能打开更高远的人生境界。

作者:滕永强 (2013/11/13 8:31:27)   回复此贴
  回复:船舶卫士的黄冈情结 第 8 楼

珍训叔提倡的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作者:滕永强 (2013/11/13 8:44:40)   回复此贴
  回复:船舶卫士的黄冈情结 第 9 楼

好文经常读,进步常常有。

日前,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责任追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此前,在国庆、中秋两节之际,中纪委先后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刹住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
    有人算过这样的账:每张贺卡平均需要10克优质纸张,如果100万人平均每人寄1张贺卡,要砍掉近300棵10年生的树木,耗电1000度,排放废水3000吨。其实,这只是看得到的浪费和污染。公款贺卡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危机。一些地方或单位千方百计增加贺卡“含金量”,金卡银卡与贺卡齐飞,贺卡成了个别人的福利。用公款购买、印制、赠送贺卡、明信片等物品,对党风党纪有着莫大的负面影响。试想,一个花惯了公款的人,头脑中怎么会有对公权的敬畏?怎么会有人民至上的理念?
    公款贺卡、公款月饼、公款吃喝等等,关键词就在这“公款”二字。在一些领导干部眼里,公款等于“我签了字就可以随便花”的钱。莫说一张小小的贺卡,就是成千上万元的资金,花起来也毫不在乎。由此,就有了两年吃掉70多万元猪蹄的镇长和每年花掉8个多亿招待费的国企。如果制度的笼子扎得不紧,私欲的膨胀必然带来对公权的漠视,必然要把群众的利益忘在一边。这样的干部,与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谓背道而驰。
    公款禁卡绝非小事。《史记》中有一个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病在腠理(肌肤),扁鹊提醒道:“不治将恐深。”桓公不理。此后扁鹊数次警示,桓公更加不悦,结果桓公病入骨髓而死。司马迁指出“骄恣不论于理”的病人是不可救药的。乱用公款,不仅形成了浪费,更培养了个别官员的骄恣心态,这种病哪怕起源于一张小小的贺卡,也必然会“不治将恐深”,影响到个人的发展,更影响到事业的建设。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党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在今天仍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诱惑愈多,防犯必严。贪官是怎样炼成的?无不是从小便宜、小礼品、小饭局、小意思开始,终至一泻千里,一塌糊涂。一支烟、一杯酒、一张贺卡甚至于一句“马屁”、一纸谀词,都有可能是穿石之水、溃堤之穴。是非面前,党员干部必须扎紧篱笆,严防死守,如履薄冰。禁公款贺卡,莫以一纸为轻。


作者:滕永强 (2013/11/13 8:48:47)   回复此贴
  回复:船舶卫士的黄冈情结 第 10 楼

写得很好,是我们滕家人精彩

作者:tengshijun (2013/11/19 14:24:4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53 每页5条 当前2/11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滕氏论坛  执行时间:652.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