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滕氏论坛 >>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 浏览主题 版主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信息之窗   站长信箱   宗亲交流   文化古迹   姓氏源流   名人传记   会员信息   取名研究  全部分类
  主 题: 滕珦山后金村历史概况印刷文件 已阅:31011 / 回复:233(楼主)

考大岩和山后金历史记
金华市婺城区瑯琊镇大岩村和山后金村,现位于婺城区南面白沙溪的“金兰水库”(亦称:大岩水库)大坝脚下西旁,即大坝周围数千米范围,原是大岩和山后金(1983年设有“大岩乡”,现大岩为山后金自然村)的土地。明成化八年(1471年)置汤溪县后所辖;1958年撤汤溪县并入金华县;2001年划归婺城区。距区政府约15公里,金华城区20公里,瑯琊镇2公里。
    大岩、山后金历史悠久,名人荟萃,世事沧桑,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据本村《金氏宗谱》和大岩村的二套《滕氏宗谱》记载:大岩村村名,从古至今延用。而山后金村村名,从古代至解放初期,原村名为“大岩山后村”或“山后村”,后可能因村里很多人姓金,故名“山后金村”,至于直称山后金村村名待考。另有一说:该村东临白沙溪和燕山;南为后山(亦称:狮子山);西倚球山(别称:馒头山);北有十道山。四面环山,在远处看不到村貌,只有到了村口才能见庐山真面目,故得名“山后金”村。
大自然赋予传奇的“白沙溪口·燕山坑口”(二口子相连为同一处,其一口在水里,一口在岸上),亦称:“大岩燕山坑口村”或“大岩坑口”,因“燕山”比周围的山高大,大岩村与近邻数十村的人口都多,名声也最大。“坑口”东背辈燕山;南连山峦密林;西对南北进出山大路和白沙溪—“溪口”,溪西是盘石山(现成为部分大坝体)和江岗头山(现大坝略上游);北下游旷野平原和粮田村庄,一马平川直达婺江。以处为界:上游大山深谷,下游开阔平坦,溪水往北出坑口分流金、兰、汤三县,是山区与平原的接合部,不仅是溪口,也是山的口子。坑口三山交相辉映,山脚下白沙溪的“口子”,类似房屋“大门口”,往南入口子,称“进山”;北行出口子,称出山。唐朝户部尚书、汾阳王郭子仪外甥、金华滕氏第五世孙、兰溪“西安寺”创始人滕珦(详见附后滕珦略传),于唐太和二年(828年)致仕,唐皇李昂御赐新居至此,成为了金华白沙溪口的滕氏支系世祖。1960年建成金兰水库后,二个口子均被淹没在水下,现为水库大坝东端(燕山)略上游,是金华市民吃用自来水的进口处。原大岩村以东仅隔白沙溪口与燕山坑口邻里守望,溪西花坞坑口—芦山南侧,傍白沙溪的“北水归南”堰湖边,是主要的滕姓居住区域。山后金村紧偎芦山北侧,北十道山,东连眼泪山。西靠球山,西北面为大塘(塘约60亩),西侧大塘沿隔狮子山后原有金姓居住。芦山西高约30米,东和南面至白沙溪约150米,与滕、金两姓两村仅相隔约130米。球山以南原有新庙,西有西山寺(后改宏济寺),寺后狮子山大岭下也有滕氏居住,靠南小岭头便是通往汤溪大路。时光荏苒,山后金原村里横街商店林立,知名药铺,山货特产店和茶馆等。
燕山之麓的大岩和山后金地理位置,正好处在由南向北的巨龙头上,从卫星图片上看,金兰水库区域特别像一条蓝色的巨龙(见附后照片),头尾身脚俱全,腾云驾雾,戏水玩耍,栩栩如生,神秘莫测。自滕珦居住后,使更加富有传奇色彩,增添了许多神秘轶事,以珦公的社会名望,官朋文友,高贵显赫,又有子孙延续几十代官宦贤达,名门望族,誉满寰中。由此成了以白沙溪口大岩为中心,也是行政管理的所在地,仅下游较近就有:上头铺、江西铺、金村、八弓塘、徐村、瑯琊滕、瑯琊徐(镇)、白沙卢、浩仁和杨塘下村等,今下游里阳和棠坑源为1959年安置新安江移民村。大岩毗邻山后金、大塘沿、大岭下、花坞、石道院和方家六个村(现有的村已无名),谓称“大岩六保”,或称“白沙溪口六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据大岩《滕氏宗谱》序文记述:金华滕氏“五世滕珦公者,于唐太和年间,闲游婺邑,见其俗醇土沃,隐迁于双溪(注:原白沙溪口中间有座“乌龟山”,溪水因山分东西二边流,故名曰:双溪)之址,地名临江草市履泰乡,又名大居乡。递传至宋,已越十有四世,其间历数百年。遇兵燹凶荒散,而复聚赖我祖宝五公(注:金华滕氏第二十世孙裔滕佐),再择于白沙乡燕山之麓,而迁处焉,皆由五世滕珦公所创,自来者诚。本朝提学李公,讳璜,因培郡试古学示云:访滕公之隐迹,青草岩前是也,今之大岩坑口……  清道光元年徐作人撰”。从序文能发现唐朝有履泰乡,又名大居乡。后沿革又改南乡、白沙乡和大岩乡等。
摘录大岩《白沙滕氏宗谱》对本族人制定的家规,凡违背者该不准编入宗谱内,已经编入的也要删除。其中一条训诫:“出仕皆祖宗之光,正宜鞠躬尽瘁,以事君省刑簿赋,以治讵可攘夺其君,刻剥其民乎?朝廷有贤奸别,如为臣不忠,贪酷虐民者不书。朝廷取士,皆以品行端方,才德並著者用之。若有不肖子孙出入公堂,挑唆词讼,以至乡党成仇,骨(肉)构怨,即削其行第年庚。”山后金《金氏宗谱》祖训:“宁为民安,不为名利”等。据《浙江金华让长滕氏宗谱》所载,由于祖辈定下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祖训:自唐代(714年)金华滕氏世祖滕令琮,至五世滕珦致仕皇赐新居白沙溪口,世袭至二十世元朝末年(1368年)。在644年中,其中男性有43.8%做官(公务员),有唐、宋、明皇帝敕授滕氏《圣旨》十八道。仅在朝廷(中央级)任职和赐赠荣誉的有:左谏议大夫、权知御史、御史台、枢密院事、直秘阁、图龙阁学士,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资政殿学士、太子右庶子、左右仆射、上柱国、开国公、开国候、太师、太尉、太常、太子太保、太卿、银青光禄大夫,赐金龙盘、绯、金紫鱼袋等30余名。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和侍郎(副尚书)20余名。进士、明经和国学进士及第有60余名,在各地方衙门任职的更多。
据大岩《南阳滕氏宗谱》(世祖从南阳迁徙而至)载:滕珦后裔滕佐居住大岩坑口,长子滕秀,明初迁居邻近的大岩村为滕氏始祖,至今有宗谱遗存。滕佐三子滕元德迁居浩仁村为滕氏始祖(也是杨塘下村的滕氏始祖),曾孙滕英誉又从浩仁迁大岩,至今也有《白沙滕氏宗谱》(原白沙乡)遗存。所以大岩现有二支系(二十世前相同)滕氏后裔,二套《滕氏宗谱》传世。滕佐五子:次子滕元良居本地早逝;四子滕龄迁居义乌上滕村为滕氏始祖;五子滕浩,字至刚。金华府儒学训导,著名诗人,得到永乐皇帝(1405年)下圣旨嘉奖,致仕(离休)后迁居让长村为滕氏世祖。注:滕佐堂兄滕潮,胞兄滕佑居郎下(今为瑯琊滕村)。山后金《金氏宗谱》记载:世祖为前赵昭文帝刘曜(?~328,东晋),匈奴人,字永明,善属文,工草隶。新兴(今山西忻州市)人。被石勒所杀。国亡后,刘氏族人四处逃匿,其中有一后裔将繁体“劉”字的“卯”和“立刀旁”去掉,改姓“金”氏。清道光《金氏宗谱》载:“刘三太尉”像赞曰:宋元交代,罹难潜匿。大岩山后,更姓晦迹。无党无偏,平生正直。殁而成神,太尉授职。福祐一方,屡著显迹,遗像存焉,迄今庙食。山后金金氏始祖何年迁入待考,宗谱记述只字片言,清道光至民国末年(续修宗谱)的世系行传详述。但是,山后金原有“刘三太尉坟墓图”为证,坟前有二颗数丈高罗汉松(据老人回忆说:约有1.6米直径,生长期需1500年左右),故该处有“罗汉松”的地名,后因建造“金兰水库”被毁。
大岩和山后金村,周围风光旖旎,陡峭高峻,壑幽谷深,山泉叠瀑,云遮雾绕,人间仙境。原飞禽走兽,茂林修竹,古木参天,绿野仙踪。村前堰湖如镜,碧波荡漾,花坞山脉水潺潺,四季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地形有五狮抢球、燕子双飞、北水南归、黄山围地、长岗包村、滩头峰岩等自然胜境。相传,唐代乡民和政府缅怀滕珦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并率乡民治理白沙溪的恩德,为纪念珦公建造“西山寺”,(滕珦本人在兰溪建有“西安寺”)香火鼎盛,直至解放初被毁。另还有两座寺庙,分别被方腊部属所毁和清“三藩之乱”被烧,还有“高沿塔”和数十座唐宋古窑等建筑,昔日气势恢弘,雄伟壮观。村东面“燕山”,形如一只巨大无比的燕子展翅欲飞;燕山脚下白沙溪口·燕山坑口的溪中有座“乌龟山”,相似龟精伸头俯视,施法术祈晴祷雨,护水利民,恪尽职守,福祐一方兴旺。溪水清澈湍流,烟波浩渺,慨然长叹:“燕与龟共处相依为命,溪与口伴随日月同辉”。
白沙溪口处在进出山的重关,水陆交通要道,码头集运陶瓷、竹木、石材、矿石、山货和中药材,市场商贸,繁荣昌盛,各地精英云集,风水宝地也。唐宋时,周围有数十座“婺州窑”大量烧制(现部分窑址已列入市文物保护),自然而然成为了中国主要生产名优陶瓷的基地,产品源源不断地经白沙溪口水路运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洲,对外贸易十分活跃,当时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随着时过境迁,国家动荡,江河日下、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因山“口子”地形特殊性,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发,又遭匪盗掠夺等因素,导致不能正常生产,经济衰落,民穷财尽,背井离乡,人口下降。建成水库后,原有的口子地形山貌,奇观异景,面目全非,今非昔比。白沙溪口·燕山坑口、道路、村落、码头、市场、名宦故居、名胜古迹及名人墓穴等,全淹没在水库内,有的建筑拆除、被挖掘或取土。建水库时,有一“劳改营”取土时,在原滕氏居住的金水枝(儿子金德銓)家牛棚里,挖到官帽、官印和其它宝藏,劳改队长咨询当地人说;“你们这儿以前是否有做大官的人”?对挖到过宝贝一事村里很多人都知道。此处原有一座著名“千年堰”(当地人称,并说建于滕珦时期),堰高约4米,长60余米(堰有古示意图),为古代重要水利枢纽,堪称“江南第一堰”。建造金兰水库大坝正好建在该堰之上而毁,至今大坝下游仍保留约一公里长原古堰出水渠道,见证了古代宏伟水利工程之一。曾经的繁华胜地,荣辱兴衰的历史不可磨灭,神秘而又传奇的故事,永载史册。
由于自然形成关卡要道,易守难攻,为兵家主战场之一,当地乡民饱受战火摧残和烧杀掠夺之苦难。较严重的一次是北宋末年,方腊部属进村抢杀后,毁灭罪证竟把村子烧光,场面惨不忍睹。为了让子孙永远牢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就将村东北面小山取名为“眼泪山”,每当走到该山前会有人流泪致哀。晚清,又遭太平天国军队“长毛”洗劫,惨无人道。1934年,粟裕在闽浙赣创建革命根据地,浙南的半山区大岩山后金为革命根据地泛区之一,也是主要游击区,战事时有发生,村民不惜一切全力支援革命。1942年—1945年,村里驻扎一个日本中队,鬼子奸淫掳掠,残暴蹂躏,无恶不作。日本投降后,又遭匪盗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村民只能躲进深山度日如年,直至共产党消灭土匪才过上安宁日子。由于历年来多灾多难的区域,有不少人纷纷外迁,解放后村人口才有所增长。目前,村户口有1168人,以金、滕、包姓为多,其他姓氏户迁入较晚。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各时期运动中,村民们积极响应号召,配合政府走在前。1958年“大办钢铁”运动,村边建有多个高炉,为炼钢铁将村周围约万亩千年古树砍尽伐绝供烧炉(原沙畈镇半溪村书记刘根清带队砍伐。据深山里老人讲:从没见到过如此大面积的大树。宗谱也有载)。据说:1956年,毛泽东坐火车经浙赣线见汤溪沿途干旱严重,毛主席向浙江省委书记江华提议建水库。于是,江华和金华专署书记李学智亲临大岩山后金选址,听取原村书记金树模有关白沙溪口周围环境和民风等情况介绍,并表示坚决拥护和大力支持政府兴建金兰水库。建水库时,村民无私奉献粮田、山地、丘陵、祖坟、村庄、山林和淹没区域等计7039亩(该数字2011年底统计,是若干年以来为水各项用地总数,政府已确认)。为了“生命之水”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村民将祖辈世袭居住千余年的古村庄,就地搬迁大坝脚下(原大坝上游),搬迁费每户补贴仅150元,当时付给造房屋泥工和木工工资还不够呢。村里还组织男女青壮年成立建造水库“突击队”,队员包桂云被赞誉为“铁姑娘”,队长汪卸枝等,受到李学智书记多次接见和表扬。
金华居民生存和经济发展离不开水,依山傍水的大岩和山后金村民,多年以来为了生活之水、牲口之水、农业之水、企业之水、建设之水、养殖之水、发电和卖水等。已经无私奉献了很多,出地又出力,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历史和决策者等原因,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所谓的补贴和赔偿微不足道。1959年,金华行政专署为了对金兰水库周边区域统一管理,在大岩山后金成立“大岩农林渔牧场”,其中山后金村划分为农场第一生产队。同时从大塘下的“大岩畈”(原金华四大名畈之一)划出近2400亩土地安置新安江移民的里阳、棠坑源及花坞村,里、棠两村的地、富、反、坏、右分子集中迁居花坞村。1963年农场撤销,而农场带给村民的“利益”有目共睹,就是丢失了土地,砸破了饭碗,雪上加霜的结局。现村仅存可耕种面积770亩,农业户口1168人,人均0.66亩,而分到村民人均0.4亩,甚至有个别户不足0.2亩。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业的村,少了田地的村民能过上好日子吗?有许多村民只能外出打工,在这些谋生人中,只有极个别“精英农民”在外赚到钱。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央政府对农民关怀备至,许多农村农民都得到了党的实实在在好处,发展又快又好,高楼大厦林立,过上小康生活。而大岩山后金大部分村民至今仍然住着1958年建的棚屋,生活水平低下,与大部分乡村相比差距明显很大。在此呼吁政府:为了安定团结和改善贫穷落后现状,恳求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经济补偿,响应党中央号召,建设新农村奔小康而共同努力。至今村周围仍保留着古渠道(约唐代)、唐宋古窑址等,还有大办钢铁厂房、民工剧院、农场办公楼,有待开发利用和申报“文物”保护。
该帖子被thn458343457在2012-11-15 12:56:30编辑过
该帖子被thn458343457在2012-11-16 9:00:13编辑过

作者:thn458343457 (2012/11/15 12:54:42)   回复此贴
  回复:滕珦山后金村历史概况印刷文件 第 1 楼

2009年11月14日下午,滕珦后裔—八十岁高龄的滕藤和夫人胡慧玲(北大教授)、秘书一行从让长莅临金兰水库、大岩村和山后金村寻根问祖和视察。滕藤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核化工学家)、研究生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主席、亚洲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等。曾多次获全国科技大奖,主编和出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国际战略》等十多部专著。现连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等。(注:照片中戴墨镜者为滕藤夫妇,左一为本文作者)
    白沙溪位于金华城区以西沿婺江约10公里处(婺江对岸石柱头村),兰溪市和汤溪镇东面。白沙溪源头为遂昌、武义二县交界山脉处,婺城区境内最高峰,“小金竹尖”山海拔1336米,“小龙葱尖”山海拔1324米。溪长65公里,区境内55公里,下游至婺城区临江村,由南往北流向并入婺江。古时,由于上游山区遇到滂沱大雨时,常会发生山洪暴发,下游平原村庄被汹涌的洪水破堤而改道,给流域造成极大的灾难,百姓苦不堪言。
东汉初年,卢文台,字高明,任步兵少尉,授骠骑将军。建武三年(公元27年),率部下36人自信阳隐退至南山辅仓(今沙畈亭久村)。不久,率部和民众开始治理白沙溪这一浩大工程,历代先后沿溪内建有著名的“三十六堰”,头为“沙畈堰”,末“中济堰”。建成后,灌溉、防洪和百姓生活用水得到相应的保障,为流域百姓造福而名垂不朽。乡民和政府为了怀念这位“始治水功臣”,建起了“白沙昭利庙”,亦称“白沙殿”,塑卢文台化身像“白沙大帝”、“白沙老爷”,供后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而上香参拜,历代帝王也为卢文台追敇许多封号等。
1958年4月,在白沙溪的白沙溪口处拦腰截断,建造“金兰水库”,集蓄水、防洪、养鱼、发电、灌溉和生活用水等功能。1960年9月建成使用,主坝712米,大坝最高处44.6米,总库容量939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6800万立方米,年均径流量2.82亿,控制流域面积274平方公里,控灌金华婺城、兰溪市区五镇一乡原21万亩田地。1998年,为解决金华城乡居民吃用的自来水(年可供4000万立方)工程,从沙畈水库引水入金兰水库,经燕山脚下穿越而过,成了闻名优质天然自来水。
瑯琊镇位于金华市西南部,距市区18公里,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18000名,是原金华县第一批三个建制镇之一。镇东接白龙桥镇及金华城区,南通沙畈乡和沙畈水库,西至汤溪,北连蒋堂,2002年市区规划南环线穿镇而过,紧连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捷。气候宜人,农副产品丰富,有金华著名的冷水茭白、奶牛等种养殖基地。
为了本文更加真实的记述,由笔者和大岩村滕三苟、山后金村金根良,曾数次组织牵头对大岩村、山后金村、白沙溪口·燕山坑口、山形地貌、水系道路、原祖坟区域和周边村庄的变迁历史,进行了全面实地调查、考察和拍照,综合史料和多套《宗谱》的记载,结合当地老年人经历、回忆和相传等。2009年6月8日,由滕皞楠(本文作者,让长人,《华夏滕氏通谱》副主编、《浙江金华让长滕氏宗谱》主编)、滕军荣(让长村人)和滕三苟(大岩村人,原任村书记多年)实地调查考证拍照。考证后,笔者编写《考唐皇恩赐之地—“白沙溪口·燕山坑口”记》一文,已刊登在《让长滕氏宗谱》内出版。2012年9月25日,笔者(55岁)、金根良(山后金人,63岁,镇人大代表)、滕三苟(大岩村人,68岁,)、滕荣樟(让长人,79岁,曾参加从开工建造金兰水库到竣工)、滕林相(大岭下村人,69岁)、张有进(原坞村人,77岁)、包维松(山后金村人,73岁)、滕根余(大岩村人,75岁)、金德銓(72岁)、金煜(金根良之子,35岁,驾驶员)。2012年28日,笔者、金根良、金煜、滕志权(让长人,原瑯琊镇书记,现婺城区人大工作,擅长摄影)到实地拍照。2012年10月3日,笔者、金根良和金根清到瑯琊镇山脚“福民殿”考证“七总管”塑像,因《金氏宗谱》记载为山后金村金氏后裔,结果与殿内相传有异。2012年10月10日,笔者和金根良到上海图书馆查阅滕氏、金氏及大岩、山后金资料。

作者:thn458343457 (2012/11/15 12:59:49)   回复此贴
  回复:滕珦山后金村历史概况印刷文件 第 2 楼

弘扬名人效应,有利改变大岩山后金目前经济落后现状,由笔者和金根良设想并拟议规划方案:开发乡村山区旅游,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引名家后裔,招贤达资金。在金兰水库大坝脚下及村周围区域,建造“滕珦纪念馆”、“滕氏名人园”、“名人林园”、“名人文化长廊”、“古代水利工程和金兰水库建造历史回顾展”、“古今白沙溪流域文化展”、“山区风土人情展”、“大办钢铁运动展”、“中国婺州窑文化展”、“水资源和森林保护宣传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展”等。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其次依靠招商引资、企业投资和社会民间集资。
其中名人文化长廊刻录历代皇赐滕氏十八圣旨,名家为滕氏题字赠诗和千古名篇,古今滕珦后裔官宦名流的事迹著作。为滕氏题写的有:诗人孟浩然、岑参、白居易、刘禹锡、朱庆馀,翰林学士陈璧、礼部尚书张玘、太常寺少卿冯定、御史中丞舒元与、翰林待制吴用、都察院杨允祯、中书舎人张恍、署御史中丞事杜元奎、承事郎童瑞、观礼部政周行可、宋名相王旦、苏轼父亲苏洵、范仲淹次子名相范纯仁、理学家朱熹、监察御史大参政赵忭、秘阁修撰张九成、东南三贤之一张栻、右谏议大夫赵昌言,户部尚书、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真德秀、范仲淹、苏轼、姚孝锡、许衡、宋濂、张国维等。诗人周之璵、赵嘏、陶元藻、孙原湘、冯桂芬。滕氏有:滕珦、滕遂、滕迈、滕邈,滕倪、滕传胤、滕塛、滕隽、滕中正、滕涉、滕宗谅、滕甫、滕茂实、滕康、滕膺、滕琚、滕德懋、滕浩等。近现代有:滕代远(革命先驱者,首任铁道部部长)、滕维藻(南开大学校长、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等)、滕茂桐(著名经济学家、外交部国际关系西欧研究组组长)、滕文生(原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称谓:江***第一高参、中国文胆、中南海第一支笔,曾起草《解放思想》和《三个代表》等名著)、滕藤(著名教育家、核化工学家、生态学家)、滕久明(正部级中纪委常委)、滕海清(解放军中将)、滕建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滕安军(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中国驻韩国光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滕进贤(中国电影局局长)、滕矢初(著名音乐家)、滕尚福(著名企业家、慈善家、“中国钼王”)、滕鸿儒(著名企业家、创办山东一滕集团)等。见附后滕珦一文。

                                             2012年10月18日
                                              于金华古子城


作者:thn458343457 (2012/11/15 13:00:18)   回复此贴
  回复:滕珦山后金村历史概况印刷文件 第 3 楼

唐皇御赐户部尚书滕珦—“白沙溪口”胜地

据《中国名人大辞典》、《全唐诗》、《金华府志》、《婺志粹》、《金华诗录》、《兰溪县志》、《浙江金华让长滕氏宗谱》、《大岩滕氏宗谱》等史籍记载: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外甥、金华滕氏第五世孙、金华白沙溪口—燕山坑口滕氏始祖、兰溪“西安寺”创始人滕珦。
滕珦(753—840),生于兰溪紫岩乡南住山(兰溪市上华街道寺前村)。天生明敏,学问渊博,凡百家末艺,无不参究,以理学闻。文义妙发,学者推之。唐建中元年(780年),令狐峘榜进士及第,任歙州绩溪县令、凤翔少尹、历四门博士。宪宗元和中,任太常博士、礼部侍郎、侍御史、太子右庶子、正议大夫等。居官皆以政绩闻,历茂王傅,教谕有法。为人超逸,不入羁绊,身虽廊庙,心则山林,常鼓琴瑟,以舒心情。德宗皇帝闻之,召入赐坐,命鼓琴,抚弦发操,寄寓幽遐,鼓罢。德宗问:“此何曲?”对曰:《空山夜月》曲,大寓性情,极其幽雅。德宗又问:“当此之时,何不作徵角之乐,而仍容心于林音律耶?”遂命制《君臣庆会谱》。珦公羡慕陶渊明的洒脱生活,无意奔逐于世尘,品行峻洁,不慕荣利,情耽松菊,未尝一日忘怀,赋诗以陶令自比。众名流僚友赋诗叙会,作《思陶佳趣》诗卷,其中有同乡舒元舆、冯定,好友陈璧、张玘、郑俊、吴用、童宽、黄文、杨允祯、张恍、马缙、杜元奎、董瑞、王际可、周行可等赠诗入选。
唐太和二年(828年),时七十五岁,请半俸乞休致仕(离休),文宗帝赐户部尚书、上柱国、银青光禄大夫、左仆射、金紫,以四品给券告老还乡。诏赐新第“白沙溪口”。珦公与同僚临别时,朝贵倾饯,好友白居易、刘禹锡、朱庆馀、顾非熊诸名流赠诗送行。当地州司于宅西五里,置归乡观风亭,迎公归,居乡日,婺州(金华)刺史朔望率郡僚就第谒见。春秋二时,设乐张宴,子孙皆列于筵,以娱公欢。仍以宪章阀阅,镌石立柱,旌其门焉,其为乡里所荣。珦公余则披阅古今书史,著《梅花集》十八卷、《周易通义》三十卷等。珦公居新第后,遂将旧居(兰溪出生地祖辈老宅)改为佛寺教院,以报国恩,朝赐曰:“西安”寺名。为常住,其田地,山场亩数,寺前后财产尽入寺中,自制碑文详书记其事。唐开成五年(840年),卒,享年八十八,葬西安寺后南住山,唐翰林学士封敖作墓志。娶妻杨氏,敕封宏农郡君。育有三子。
相传:滕珦精通《周易》八卦风水,曾休假时到白沙溪口游览和考察归宿地,还到西面不远的汤溪九峰山考察,并在当地听说:“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游至九峰山时,见山前桃花茂盛,景色迷人,情景交融,写下《桃花源记》千古名篇”。珦致仕前选好地方,原因有三:一、厌恶官场,学陶渊明辞官隐居在山间田野著诗书;二、此风水宝地能福祉子孙兴旺发达;三、继承卢文台未完成治理白沙溪的事业。回京都后,滕珦多次上书李昂皇帝要求辞官致仕和封地,在百般请求下,皇帝终于圆了滕珦辞官和封新居的梦想,但要求滕珦把守好这“溪口子”重关,多为当地百姓做些好事。珦公到了新居地白沙溪口后,以他和儿孙们的名望,向政府申请整治白沙溪的资金,自己不仅拿出所有退休金,还指令儿孙出钱出力,动员乡民治理和维护白沙溪的宏伟工程,这也是继卢文台于800年后又一伟大壮举。在三十六座堰中,有不少座是滕珦时期建造的。珦对子孙、政府官员及百姓有一项很严厉的规定:“针对他带领治白沙溪的事迹永远不准有任何的记载和宣扬”。他本人感到不能与卢文台相提并论,认为只有卢文台一人才是最伟大的治水功臣,任何人都不能与他争功扬名。珦公还多次上书朝廷为卢文台请封追敕,珦公谢世后由子孙继续讨敕,终于在珦公仙逝40周年时,得到了唐广明元年(880年)敕“武威侯”的封号,这也是卢文台诸多封号中为第一个。为了怀念珦公这位只做好事,不图名利的大功臣,百姓在白沙溪口附近为纪念珦公建造一座“西山寺”。建好后,有人想请大名鼎鼎的滕珦儿子滕迈题写寺名而被拒绝,滕迈明确地告诉大家说:“本人拒写是因为父亲生前立有训诫,他的事迹绝对不能留有片言只字,更不可树碑立传,歌功颂德。你们竟然趁我们子孙都在外做事不知的情况下,要为先父建寺塑像,这样做是严重违背了慈父的意愿!同样也伤了我们子孙的心!既然已经建成寺庙,就请神佛道仙来住吧,也许还能福祐百姓,以后千万别做出有悖主人的事来了,恳请乡亲们谅解和遵守”。该寺后改名为“宏济寺”,解放初被毁。

作者:thn458343457 (2012/11/15 13:01:32)   回复此贴
  回复:滕珦山后金村历史概况印刷文件 第 4 楼

敕户部尚书滕珦: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户部乃六曹之列,尚书为百揆之尊,苟非才德兼全,曷足以膺。首选今具官滕珦,气质宏伟,度量沉深,立忠良以济世,秉直正而经邦,功乃我朝理宜宠,擢以其爵禄也。
今敕尔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正诏上乡食邑二千九百户,实食八百户尔,当勉励。恪守是职,毋替朕命,敕赐功臣滕珦,准此。
敕命之宝
                                     唐太和二年三月十九日下  

释奠国学观礼闻雅颂
                            滕 珦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威仪何棣棣,环佩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德尊儒素,春暄奠茂勋。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自  叹
  十年踪迹叹驱驰,一旦翻然动所思。千里家乡凝旧景,几行亲友附新诗。
  烟霞无恙趣偏好,泉石乡情身更羁。有路故乡归未得,不堪辜负菊松期。

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
  白 居 易
  春风秋月携歌酒,八十年来玩物华。已见曾孙骑竹马,犹听侍女唱梅花。
入乡不杖归时健,出郭乘轺到处夸。儿著锦衣身衣锦,东阳门户胜滕家。
  赠致仕滕庶子先辈
                            刘 禹 锡
朝服归来昼锦荣,登科记上更无兄。寿觞每使曾孙献,胜境长携众妓行。
䦆铄据鞍时骋健,殷勤把酒尚多情。凌寒却向山阴去,衣绣郎君雪里迎。
送滕庶子致仕归婺州
朱 庆 馀
   常怀独往意,今日去朝簪。丹诏荣归骑,清风满故林。
    诸候新起敬,野老重相寻。在处饶山水,行行慰所心。
    金华滕氏始祖滕令琮,从河南南阳迁兰溪南住山定居,令琮是滕珦高祖,唐开元二年(714年),明经三礼及第,官至国子监司业,殿中侍御史,赐绯;二世曾祖滕翼,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姚亦榜进士及第,官至太常寺博士。卒,赠户部侍郎;三世祖父滕伉,唐乾元元年(758年),裴士淹进士及第,历官殿中丞,户部侍郎。卒,赠户部尚书;四世父亲滕盖,唐大历二年(767年),明经及第,历官丹阳令,庐州司马,莱州刺史,娶汾阳王郭子仪女儿为妻。卒,赠礼部侍郎。葬南住山西安寺后。育三子,长子滕瑶,居成都;次子滕珦,居白沙溪口;三子滕珣居泸南。
珦公长子滕逐,唐贞元二十一年,明经及第,又书判登科,历大理
评事,除宰长洲,治才警敏,兼摄吴篆。时人歌曰:“朝判长洲,其暮判吴。道不拾遗,人不孤。”皆谓有汉叔辅遗风。后擢侍御史,内供奉,赐绯。著有《文武折中论》行世。殁,祀长洲名宦祠。育三子均进士及第。
次子滕迈:字遐举,元和十年,崔群榜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李光颜充度支使,掌书记。知嘉兴、监知浙东盐铁院、擢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除台、睦、楚、吉、江等州刺史,判度支院,加大中大夫。勋至上柱国,赐金紫,累银青光禄夫,加太尉。尝著《莅政箴》、《厉行箴》以风行。雅善诗歌,散馥流芳,歌者竞唱。《云溪友议》载公《杨柳枝》词,为一时韵事。与贺知章、杨巨源、刘禹锡、杜牧、章孝标、赵嘏等名流颉颃。育有十子,登科者七,另三子亦贵显,十子十官,彪炳史册。
三子滕邈,元和八年进士及第,官殿中侍御史兼内供奉。始公举进士,文理深长,试卷为主司所抑,夜有群鼠,衔置格中。主司异之,细阅其文果佳,遂擢高第,后主司问之,答曰:“数世不养猫。”时人称为“群鼠报恩”。育二子均为官宦。


作者:thn458343457 (2012/11/15 13:02:23)   回复此贴
  回复:滕珦山后金村历史概况印刷文件 第 5 楼

目前,全国滕氏人口有百万之众,各地的旧《滕氏宗谱》记载:南方的滕氏全是滕珦后裔,北方及居住在国外的部分滕氏也是滕珦后裔。据《浙江金华让长滕氏宗谱》所载统计:从唐(714年)滕氏第一世,至元朝末年(1368年)第廿世计,其中男性有43.8%做官(公务员),有唐、宋、明皇帝敕授滕氏《圣旨》十八道。滕珦之后在朝廷(中央级)任职和赐赠荣誉的有:左谏议大夫、权知御史、御史台、枢密院事、直秘阁、图龙阁学士、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资政殿学士、太子右庶子、左右仆射、上柱国、开国公、开国候、太师、太尉、太常、太子太保、太卿、银青光禄大夫,赐金龙盘、赐绯、赐金紫鱼袋等30余名。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和侍郎(副尚书)20余名。进士、明经和国学进士及第有60余名。在各类史籍记载较多的人物有:滕珦、滕遂、滕迈、滕纬、滕宫、滕隽、滕携、滕中正(类似现最高法院院长,中纪委书记)、滕白、滕元感、滕涉、滕宗谅(字子京,与范仲淹同窗好友,同朝进士,建“岳阳楼”)、滕尧臣、滕夷甫(前三甲进士)、滕甫(字元发,改字达道,探花,与苏东坡挚友,中央电视台筹划拍摄《宋代名臣滕元发》电视剧)、滕中、滕公佐、滕茂实(民族英雄三滕之一)、滕及、滕友、滕康(宰相级,娶惠恭皇后妹为妻)、滕膺(封忠烈候,朱熹撰写碑文)、滕琚(国学进士,著《北山文集》二十卷)、滕德懋(明兵部尚书)、滕垲、滕昭、滕浩等。近现代有:滕固(著名美术家、考古学家)、滕杰(国民党中将,民国南京最后一任市长)、滕久寿(吴淞要塞司令部少将参谋长,1932年牺牲,1982年被追认革命烈士)、滕景云(中国内燃机之父,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滕代远(革命先驱者,首任铁道部部长)、滕维藻(南开大学校长、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滕茂桐(著名经济学家、外交部国际关系西欧研究组组长)、滕文生(原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称谓:江***第一高参、中国文胆、中南海第一支笔,曾起草《解放思想》和《三个代表》等名著)、滕藤(著名教育家、核化工学家、生态学家)、滕久明(正部级中纪委常委)、滕海清(解放军中将)、滕建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军控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滕安军(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中国驻韩国光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滕进贤(中国电影局局长)、滕卫平(辽宁副省长)、滕文骥(著名导演)、滕矢初(著名音乐家)、滕海滨(名运动员)滕尚福(著名企业家、慈善家、“中国钼王”)、滕鸿儒(著名企业家、创办山东一滕集团)等。以上这些古今人物的前辈,他们的“祖”和“根”多数在白沙溪口,因大多数滕氏在外工作或当官而定居繁衍生息,有的一家几代人全迁走,还有的甚至改了民族籍贯,只有少部分人留在老家生计,所以影响了当地人口增长,现大岩村滕氏约500人。

作者:thn458343457 (2012/11/15 13:03:18)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33 每页5条 当前1/47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滕氏论坛  执行时间:1,683.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