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滕氏论坛 >> 宗亲交流 >> 浏览主题 版主
 
 《华夏滕姓通谱》专栏   信息之窗   站长信箱   宗亲交流   文化古迹   姓氏源流   名人传记   会员信息   取名研究  全部分类
  主 题: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闹花灯 已阅:11431 / 回复:73(楼主)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闹花灯
    [color=#FF0000]元宵佳节是全华人的传统节日!当然也是滕氏宗亲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团圆的日子!
    俗话说“元宵节过了 年也就算过”。为了活跃滕氏论坛论坛,庆祝元宵佳节,带着幸福欢乐的心情,祝福滕氏宗亲在2011年事事顺心,心想事成!
[/color]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
宋辛弃疾《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纲会,望眼欲穿,“踏破铁鞋无觅处”,见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一时欢乐一时愁,想起千般不对头。
如若想得千般到,自解忧来自解愁。
这首诗就是一个谜语,它的谜底正是"猜谜"。
幸福的时间太短暂,伤心的时间太漫长, 相聚的时间太短暂,离别的时间太漫长。 原来时间就是一种从起点说是永恒、 从终点说是短暂的一种东西。时间是我们 必须时时握在手中 却永远无法握紧的一种永恒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是风俗习惯。


作者:滕珍训 (2011/2/11 14:14:02)   回复此贴
  回复: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闹花灯 第 1 楼

正月十五合家团圆,为了生活打工北南;
离家在外心装月圆,正月十五心想团圆。

作者:滕珍训 (2011/2/11 14:19:25)   回复此贴
  回复: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闹花灯 第 2 楼

正月十五的心愿:谋发展描绘振兴画卷,惠民生奏响美好乐章。

作者:滕珍训 (2011/2/11 14:38:35)   回复此贴
  回复: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闹花灯 第 3 楼

国务院"开门炮"给力粮食生产  
   新春上班第一天,不少地方的人们都习惯放"开门炮"以祈美好愿景,今春国务院在上班头一天给全国人民送来一个特别的"开门炮":出台"十条措施"进一步扶持粮食生产,让大家倍感振奋,让老百姓的确高兴一把。

作者:滕珍训 (2011/2/11 16:01:31)   回复此贴
  回复: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闹花灯 第 4 楼

凝聚2010,给力2011年!

作者:滕珍训 (2011/2/11 16:05:31)   回复此贴
  回复: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闹花灯 第 5 楼

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2011正月十五:将圆圆的明月,放进你的心里。柔柔的月光伴着幸福的香味,圆圆的元宵带着快乐的祝福,一起拖着你的梦想,都在2011年正月十五成真!

作者:滕珍训 (2011/2/11 21:28:19)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73 每页5条 当前1/15页 [1] [2] [3] [4] [5] 下一翻页 尾页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滕氏论坛  执行时间:1,496.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